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短时间难以平息。2月下旬开始,中国抗疫行动已突破国界,随疫情发展逐渐延伸至海外。除官方援助外,部分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也尽己所能援助国外疫区和侨胞。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内地社会组织已经或计划开展的全球抗疫行动覆盖六大洲至少150个国家(不含中国),成为全球抗疫的重要人道主义力量,更是中国社会成长和国家“软实力”的真实写照。
中国社会组织如何深度参与全球抗疫行动?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全球抗疫的中国公益力量”系列报道,记录中国社会组织在参与防疫过程中的故事和经验。
4月15日,第一批火眼物资抵达塞尔维亚。 本文图片 采访对象提供
在此次全球抗疫行动中,中国一家年轻的公益机构——深圳市猛犸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猛犸)的全球抗疫行动备受瞩目。
猛犸成立于2019年8月,华大集团、万科集团和松禾资本为该基金会的联合发起人。
作为中国首家推动基因科技造福民生的公益机构,猛犸充分利用其在基因科技上的独特优势,把中国硬核实力及火眼实验室的运营经验予以全球推广,在此次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巨大作用。
作为猛犸重要发起人——华大集团此前已多次参与全球性疫情防控行动。2003年,华大集团用36个小时破译了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及时研制出病毒检测试剂盒,捐赠给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2011年,为应对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华大在5天内完成病菌基因组测序并全球首先公布序列,10天内成功研制诊断试剂盒并无偿公开核心技术;2014年,为应对西非埃博拉疫情,华大再次免费提供测序仪器,在塞拉利昂快速搭建前线实验室,成功研制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
由于多次参与全球性的疫情防控,让华大集团拥有丰富的经验,这也为猛犸在此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时的及时出手奠定了基础,在极短时间内破译病毒核酸序列,研发新冠检测试剂盒,并及时帮助国内外多家医院进行实验室的升级。
截至4月30日,猛犸基金会已向包括日本、秘鲁、安哥拉、菲律宾、塞尔维亚、文莱、贝宁、阿根廷、乌干达、南非、埃塞俄比亚、突尼斯、马来西亚、巴拿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尔巴尼亚、哥伦比亚、埃及在内的多个国家提供援助。
作为一家成立时间仅8个多月的公益机构,猛犸如何短时间利用自身的科学技术的优势,深度参与到全球抗疫行动当中呢?澎湃新闻专访了猛犸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朱岩梅,让她分享这背后的故事和经验。
4月17日,第二批火眼物资发往塞尔维亚。
公益机构最大特点是能迅速决策和行动
澎湃新闻:猛犸的全球捐赠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朱岩梅:
猛犸的全球抗疫是在一个多月前从国内转向国际的,恰好也与中国政府积极与世界各国分享经验、进行国际援助同步,猛犸在基因科技领域有独特优势,华大运营的火眼实验室也已在武汉、深圳等地发挥了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捐赠专业物资和建设火眼实验室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全球抗疫行动,以此帮助到更多国家。
澎湃新闻:最近塞尔维亚政府委托你们建设的“火眼”病毒检测实验室已落成,这是你们在海外的第几座实验室?
朱岩梅:
这是猛犸在海外援建的第一个实验室,华大之前已经在阿联酋和文莱建成了两座病毒检测实验室,此外还帮助瑞典、美国部分地方病毒检测实验室升级,而正在计划建设或启动建设的还有40多个实验室,有些实验室会由猛犸进行捐助。
澎湃新闻:你们如何去确定捐赠计划?需要怎样的流程?
朱岩梅:
目前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其它国家看见火眼实验室在中国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主动找到我们,希望把经验和模式输出和复制过去;还有一种情况是看见某个国家疫情趋向于严重,我们通过中国驻外大使馆主动和所在国家联系,或者让合作伙伴主动和他们联系,经沟通后形成共识,一起建设火眼实验室,尽快参与当地疫情防控。通常政府和大学采购建立实验室都需要很长过程,而公益机构最大特点是能迅速决策和行动。比如这次塞尔维亚的合作,我们先是捐助试剂盒,此后跟他们总统的科学顾问和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介绍了火眼实验室的价值和意义,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并迅速完成了捐助、建设和运营等一系列流程。
当地时间4月20日上午11点,由猛犸基金会联合腾讯及华大创始人共同捐赠升级的贝尔格莱德“火眼”国家实验室落成仪式在塞国家临床中心举行。塞总理布尔纳比奇、卫生部长伦查尔、贝尔格莱德市市长拉多伊契奇和中国驻塞大使陈波、中国政府赴塞医疗队、华大基因赴塞工作组等为实验室揭幕。
澎湃新闻:你们每天要接受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需求,通常是以怎样的渠道来和你们取得联系呢?
朱岩梅:
随着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有效验证和广泛认同,世界各地求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前期我们只是捐助核酸检测试剂盒,主要是中国驻外大使馆和世界卫生组织来协调我们和各国之间联系,包括华大集团和猛犸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通过他们的帮助完成沟通。如今我们捐助海外“火眼”实验室,这意味着我们要综合之前的运作经验和方案并全套提供给医院和合作机构,使他们能迅速提升检测能力,从而更有效防控疫情。
澎湃新闻:面对各个国家对火眼实验室的需求,你们用怎样的方式去筛选和甄别呢?
朱岩梅:
我们依托华大集团遍布全球的区域组织、网络和合作伙伴,动态掌握当地的疫情状况,最终通过询问、调查和反馈,包括对方的意愿,我们来筛选和制订合作方案。
全球捐助体现中国大国担当
澎湃新闻:你们一共有多少人来处理全球化的捐赠事务呢?或者说动用了哪些资源来实现你们的目标?
朱岩梅:
猛犸是2019年8月成立,目标很远大,即用基因科技来造福人类,谁也没想到成立没多久就碰到如此大的全球疫情。由于我们机构成立至今也才8个多月时间,全职人员很少,目前一共才5个人,所以,最关键的是猛犸背后的发起人和理事单位以及社会爱心力量,包括华大、万科、松禾和腾讯等。我们参与全球抗疫的目标很简单,希望世界早日恢复正常秩序,既然共同目标如此,我们大家就会自发的把精力和资源贡献出来。
澎湃新闻:你们如何快速完成资源的组织,在此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难题?
朱岩梅:
在国内和国际做捐助,难度是不一样的。在国际捐助时,我们也碰到了很多困难,无论到哪个国家,人就得先隔离;国际航班物流也是一个难题,航班不停的在变动,最大的考验是为各国提供不同语言的材料,这对我们团队的语言也是一个挑战。
向塞尔维亚捐助试剂盒
澎湃新闻:全球化的物资捐赠和协调工作,对协调度有很高要求,你们用怎样的机制和使领馆、国际组织进行沟通和联系呢?
朱岩梅:
根据我们目前的经验,最常合作的国际组织是国际卫生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他们无论是全球的协调经验和网络都很通畅。
澎湃新闻:这次猛犸的全球抗疫行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评价,回顾起来,你认为在此过程中做对了什么呢?
朱岩梅:
我总结了一下,从参与全球疫情防控至今,总共有三次重要的里程碑事件。第一次事件是给日本捐赠试剂盒,这引发了全球其他国家的注意,主动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开始全球捐赠试剂盒,迄今为止捐了19个国家,总共有30多个国家都有意向,只是航运受限部分还没到达目的地。第二次事件是给塞尔维亚捐赠试剂盒,这也是中国给塞尔维亚捐助的首批物资,这也成为了中塞友谊的见证。第三次事件是猛犸基金会、华大基因和凤凰卫视一起发起“火眼实验室”的全球捐建计划。这三次事件对我们机构的成长还有很大帮助,但我们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步一步前进。
澎湃新闻:猛犸的公益行为是否推动了机构的全球战略?
朱岩梅:
的确如此,这也是一个巧合,这次疫情也让我们迈向国际,这也验证了一件事,做好事,最后世界都会给你让路。迄今为止,猛犸一共收到了很多国家发来的感谢,他们有的发布在网站和新闻报道,也有的发布在推特,总之通过各种方式感谢猛犸给予的科技力量和爱心支援。
澎湃新闻:在此过程中,你们获得哪些和做企业完全不一样的反馈和成就感?
朱岩梅:
我们团队每天平均下来休息通常是四五个小时,最多也只有六七个小时,偶尔能睡一个好觉,大家感觉就很幸福。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最感动的一件事就是捐助塞尔维亚的时候,那时塞尔维亚一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我们就开始联系捐赠。这时猛犸的志愿者和华大国际部同事迅速把试剂盒从香港航空托运到了德国杜塞尔多夫。在德国的同事经过各种努力,把试剂盒从莱比锡送到杜塞尔多夫机场,最后再送到由政府派去杜塞尔多夫机场的专机上,全程无缝连接。我们只做了这么一点点事情,但塞尔维亚政府发出官方声明:感谢猛犸。这让我们特别感动,也让我们感觉还应该做得更多。
澎湃新闻:猛犸接下来会有怎样的阶段性规划?
朱岩梅:
我们很难去预判疫情,现在能做的就是:我们行动快一点,让更多的信息综合到我们这里,然后我们能尽快地出手帮助。包括组织国内的企业家或其他机构进行全球捐助,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