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何以为人,是上帝的杰作还是女娲的成果?为什么俗语有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为什么孩子与父母可能有惊人相似的外表?究竟是什么物质在世代相传,主导着“生命的轮回”?10月18日,华大集团王凯老师来到上海中学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讲述了基因和基因组学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发展,以及基因信息的应用和测序技术的进步如何帮助我们在与新冠疫情的战斗中赢得先机。
在讲座前半部分,王老师将基因组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串联为一部引人入胜的编年史。从达尔文的宏观一窥,到孟德尔的数理寻真;从沃森和克里克的天才相会,到富兰克林的杰出工作……每一个研究发现后无一不蕴含着前人沉甸甸的智慧与汗水,以及一次次挫败后又昂扬奋斗的坚强韧性,而书本知识外的科学家轶闻也引得学生们如痴如醉,沉浸其中。
自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被揭秘后,生命科学研究阔步进入了新时代。也正是有了万物一脉相承的生命密码,生命科学才能真正被称为可定性研究的自然科学。DNA的进化之旅使不同物种“同”并“相联”。人群中基因序列的毫厘之差,导致了千人千面,例如造就了能克服高原环境的西藏人群;T1R1基因的变异,使大熊猫甘当素食主义;喝酒上头原来也不是说说而已,ALDH编码基因才是幕后操控者……在讲座的后半部分,王凯老师列举了一系列生动的案例来阐述基因对生物世界的影响,在互动中,同学们也更进一步意识到并充分了解基因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石。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启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作为遗传信息载体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和注释,基因测序技术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无创产前筛查和肿瘤筛查等领域大展身手。而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正是得益于高通量测序仪和发达的生物信息技术,才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揭露COVID-19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为后续感染鉴定与疫苗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王老师还展示了上中学子利用假期时间在华大研究院进行的新冠病毒演化预测相关工作,通过预测、比较不同亚型病毒编码蛋白的差异,可对不同亚型病毒的传播力进行预测,为防疫工作提供一定指导信息,同龄人的研究工作也引起了在座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与强烈兴趣。
跟随着王老师,同学们领略了基因组研究的来龙去脉,体验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科发展之旅。讲座结束后,还有同学们意犹未尽,留下来与王凯老师进一步展开探讨。王老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鼓励更多学生在未来能勇立潮头,参与前沿科学技术研究。作为本年度科技节首场讲座活动,王凯老师所带来的关于基因组学这一前沿而亲民的学科的介绍无疑为同学们的科技认知注入了新鲜能量,也期待同学们能在日后学习研究中追寻志趣,行稳致远!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SHSIDSTEM